>>> 單位特色
辦公設施
實景 | 項目 | 設施說明 |
---|---|---|
![]() |
1樓服務大廳 |
|
|
舒適座椅 |
|
|
書寫台 | 置放愛心眼鏡、書寫文具用品及填寫範例、書表,方便民眾填寫書表及查閱取用。 |
便民設施
實景 | 項目 | 設施說明 |
---|---|---|
![]() |
溫馨哺集乳室 |
|
|
無線上網、免費上網區 |
|
|
飲水機 | 各樓層均設置冰、溫、熱三段式飲水機。 |
![]() |
停車服務 | 辦公場所周邊設有洽公機車停放區及停車場(含身障專用車位),解決民眾洽公停車不便之困擾。 |
|
宣導文宣區 | 整齊排列的開放式書表文宣櫃,隨時有專人補足,並放置各稅宣導摺頁、手冊等資料,提供民眾最新最正確的稅務訊息。 |
>>> 納稅義務人權利保護法專區
>>> 活動花絮
舉辦各項租稅教育、稅務講習會及宣導活動
1.拜訪企業時,向企業主宣導最新的財稅資訊
![]() |
![]() |
2.於宣導活動時,向一般民眾宣導最新的財政政策
![]() |
![]() |
3.於學校宣導國稅與地方稅暨雲端發票宣導活動
![]() |
![]() |
4.辦理講習會,向稅務輔導尖兵宣導最新的財稅資訊
![]() |
![]() |
>>> 地方特色
1.剝皮寮
剝皮寮即今萬華區康定路、廣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,據地方耆老所言,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。現鄰近康定路、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,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「土炭市」,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坊,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,自清朝至今,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。 1999年開始臺北市政府組成【推動剝皮寮古街歷史風貌維護專案小組】,開始修復並重新規劃已接近廢棄的﹝剝皮寮﹞空間,並於2003年成立【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】以作為﹝剝皮寮﹞歷史街區管理營運單位;2004年東側工程修復完成,2008年西側完工。為此,台北市文化局特別舉辦﹝剝皮竂藝條通-古街文化節﹞,結合傳統與創新、歷史與創意,希望藉著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與展演活動,讓市民體驗兩百多年的歷史建築之美。
2.青草巷
歷史悠久,全臺聞名的「青草巷」位於西昌街224巷,因蔥綠的藥草而聞名,此巷道內約有十多家藥草店聚集,各式中藥青草材料琳瑯滿目,可說是萬華地區最專業的巷道。該巷的形成,是因艋舺開墾之初,流行疾病多,合格的中醫少,青草藥店就成為民間診療的主要機構。
每一家青草店面都擺著青翠的藥用植物,遊客一步入此區,濃濃的青草香也迎面撲鼻而來。草藥來源,以臺灣本地所產的為主,種類多達一、二百種。北部供應新鮮的藥草,南部運上來的則多經乾燥處理。青草用途十分廣泛,可內服,也可外敷。例如夏天煮成青草茶清涼退火,亦可購買青草茶、苦茶、半支蓮茶等具有清涼消暑功效的茶包,自行煎煮飲用、或者跌打損傷、生瘡流膿時用來外敷的草藥;當然商家也可根據客人的需求調配,做為客人的健康諮詢顧問。
「青草巷」店家目前也已推出「藥草宅配服務」,只要一通電話,店家就會將青草送至民眾家中,甚至還有宅配到金門的紀錄。